IMG_3790.JPG

如何在產後第二天1個小時擠出不到1ml,到產後第10天一次可以擠出110ml的母奶?

以110倍的速度向前衝!!!

有興趣從事「酪農業」+ 不想「石頭奶」的媽咪們請繼續看下去。

▍奶量破百+預防石頭奶經驗談  ▍

產後母體自然會生產母乳,每一個人都會有。

茜茜一開始也以為自己沒奶(1個小時只能擠出1cc,而且好痛),而猛喝湯水和泌乳茶。

但也不知道從產後第一天就要3~4個小時擠一次奶。(生產醫院的衛教如果能再多點提醒就好了….)

就算只有幾滴也要擠,因為那是「初乳」,初乳少是正常的。

加上剖腹產很疲憊,擠奶會痛…..一天只擠了一次,

隔天就獲得兩顆又熱又漲又超痛的金剛石頭奶…..

光兩隻手臂碰到乳房就痛!痛!痛!  

(我上網google,世界上最硬的石頭是金剛石,用來形容當時的雙奶非常貼切!!!)

茜茜要苦口婆心的告訴想要哺育母乳的新手媽咪,

一定一定要牢記以下幾點,我不希望妳們也經歷我驚聲尖叫4小時的慘痛擠石頭奶的痛苦!!!

秘訣很簡單,牢記以下6件事,就能讓乳腺暢通,

而且每次擠奶都可以很明顯感覺,一次量比一次多,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唷。

〖1〗產後第一天開始親餵&手擠奶

不論自然產、剖腹產,產後母體自然會分泌乳汁,請親餵寶寶至少一次,

一來跟寶寶有親密接觸,

二來初乳雖然量超少卻是最有營養價值的,

三來可以藉由寶寶的吸允疏通乳腺。

初乳是無法餵飽寶寶的,這很正常,可以購買配方奶讓嬰兒房的護士瓶餵寶寶。

不要執著前幾天就要用母乳餵飽寶寶,

喝幾天配方奶,或是在可以全母乳前,寶寶喝配方奶+母乳交替都很OK。

如何親餵? 如何手擠奶? 請繼續往下看文^^

〖2〗每3~4小時,親餵 or 擠奶一次

有了第一次親餵寶寶的經驗後,

之後想要每天親餵多次,或是擠出來用空針筒儲存都可以唷!

重點就是一天至少要擠奶6-8次,每3~4個小時一次(含擠奶時間)。

如果前面幾天都有乖乖擠奶,產後第4~5天量會開始增加,1cc的空針筒已經不夠用時,可以跟護士拿儲乳瓶來裝。

空針筒、儲乳瓶可以主動跟護士領取,一開始可以拿1cc一管的。

寶寶的吸力是史上最強的吸乳器,猶如吸奶界的Dyson,可以讓深層乳腺更暢通。

     若能一天親餵2-3次效果更好!

〖3〗學會手擠奶 & 按摩乳房

電動吸乳器固然方便,但手擠奶才能把乳腺「排空」乾淨。

擠奶前先按摩乳房,由外(乳房)往內(乳頭)推,幫助乳腺暢通,

按完以後再加個“祕技” 手握住乳房並甩動,簡稱甩奶,可有效引發「奶陣」 。

(我每次甩奶後,不用擠就狂滴,來不及接到的奶覺得好心疼啊~)

不要看時間、不要看乳量,而是要擠到乳房柔軟不漲硬,就是完成了一次的擠奶。

手擠奶一次量可達30ml時,就可開始使用電動吸乳器,

     不要太早使用電動吸乳器,以免乳頭皮膚變薄容易受傷。

「排空」意指將乳汁完全排空乳房,讓乳房淨空,才不會阻塞。

     擠到奶水量由”噴射狀”變成”慢慢只能擠出一滴”時,就是已經排空了。

「奶陣=乳陣」乳汁由滴狀變成噴射水柱狀就是奶陣,母乳量會在短時間內大增。

〖4〗乳腺通暢前,暫停吃發奶食物

乳腺暢通前,請停止吃發奶食物和 較為油膩的湯,也不要急著用食補補奶,

因為媽咪會因乳腺還未暢通又一直生產乳汁痛死!!!!(茜茜就是這樣變成石頭奶

記得多喝水,一天能有2000cc以上最好。

等乳腺暢通後,就可以開始吃發奶食物增加奶量。

發奶食物→ 堅果類、豆漿、花生豬腳、鱸魚湯、山藥、泌乳茶….等

產前要避免吃易塞奶食物→ 起士、肥豬肉、炸雞、pizza…等

我到月子中心後,護理師知道我已經石頭奶,很貼心的幫我調整月子餐,避開發奶食材。

     後來看我奶順了,更貼心的恢復了發奶食材,讓我奶一路發發發~

     要奶多,魚湯、杜仲茶、泌乳茶,湯湯水水多喝就對了。

〖5〗卵磷脂必吃必順奶、還能保養乳頭乳暈

在懷孕時就爬文看到過卵磷脂通乳很有效,

但…..當時還沒見識過石頭奶的厲害,壓根不當一回事(我錯了T_T)(下跪)

變成石頭奶後的第一天,醫院樓下藥局只有賣一款粉泡的卵磷脂,

實在沒有很喜歡粉泡的覺得味道怪怪der~

但當時只要能解救我的石頭雙奶,喝什麼我都願意 (〒︿〒)

石頭奶隔天早上就請“通乳師”晚上來月子中心救我!!!!

中午月子中心的護理師先幫我通奶1小時,我嚐到了什麼是想殺人的痛(噴淚)

晚上通乳師來,再經歷3小時的驚聲尖叫+飆淚抓床單後,

石-頭-奶-危-機-正-式-解-除 

通乳師建議我買大顆1200mg的膠囊型的卵磷脂,因為除了吃之外,還能保養乳頭和乳暈。

「生產前」一天3顆  產前第8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囉!

「塞奶時」一天可吃5顆  我都擠奶之後吃,最後一顆我在睡前吃,順道保養乳頭。

「奶順時」一天3顆  早餐和午餐後吃,最後一顆我在睡前吃,順道保養乳頭。

(通乳師說不要擦羊脂膏,因為會阻塞乳腺口)

有保養有差!

我沒有在通乳師建議後馬上買,而是又喝了幾天粉泡卵磷脂,

而乳頭因為使用電動吸乳器而開始有脫皮現象。

我想起了通乳師的建議,人夫謙幫我買了一罐回來後,

開始使用卵磷脂保養,脫皮的狀況就消失了(好神!)≧▽≦y

★ 卵磷脂保養方法:

    把卵磷脂膠囊咬破一小個洞,用手擠出卵磷脂後,塗抹於乳頭和乳暈,

    剩下的卵磷脂就吃掉,一舉兩得。

    下次要擠奶前,用水清潔擦拭即可。    

IMG_3883.JPG

〖6〗聽寶寶哭聲可引發奶陣

這是在一次屁寶餓了大哭,

但我正要擠奶,就請老公先泡配方奶給他喝。

屁寶哭時,乳頭開始狂滴乳汁,我都還沒開始按摩和甩奶耶(有點驚慌),

看來寶寶真的是最強的催乳器啊!!!

可以錄製寶寶哭聲,要擠奶時放來聽,

雖然這樣好像有點變態,但效果之好~媽媽會上癮 XD

茜茜幫媽咪們把6大要點整理在一起,請用手機拍下,隨時閱讀蛤~

〖1〗產後第一天開始親餵&手擠奶

〖2〗每3~4小時,親餵 or 擠奶一次

〖3〗學會手擠奶 & 按摩乳房

〖4〗乳腺通暢前,暫停吃發奶食物

〖5〗卵磷脂必吃必順奶、還能保養乳頭乳暈

〖6〗聽寶寶哭聲可引發奶陣

母乳量要充沛,是要循序漸進的,

不要強求短時間內全母奶,給自己太大壓力。

媽媽的心情、身體狀況、飲食、壓力可都是會影響奶量唷!

IMG_5159.JPG

▍一次了解 親餵/ 手擠奶/ 電動吸乳器  ▍

> 如何親餵寶寶?<

1 >最好有個哺乳枕會輕鬆很多,將寶寶放在哺乳枕上(同上圖示範)。

2 >用手將乳頭擠出幾滴乳汁,讓寶寶的臉靠近乳頭(與乳房呈現面對面),

     接著把沾有乳汁的乳頭靠近寶寶的人中,引誘他吸允乳頭。

3 >寶寶的嘴巴要完全涵蓋住乳頭和乳暈,吸允時不會有聲音,才是正確的含乳方式。

新手媽咪可以主動請護士在旁指導。
(有時護士會因很忙而忽略,但為了不要石頭奶就是要主動積極地找護士)

> 茜茜覺得最通奶的手擠奶方式 <

1 >找個舒服的孕婦枕or靠墊,讓腰部有支撐,輕鬆的坐著。

    (手擠奶通常30-60分鐘不等,一定要注意腰部的舒適才不會腰酸)

2 >先用手掌輕包覆乳房並按摩+甩動,可刺激乳汁噴出,引發「奶陣」。

3 >大拇指與食指呈現C字狀,輕靠在乳暈上,用指腹的力量擠奶。

4 >先從乳暈開始擠奶,左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同時由外往內推擠,右手拿空瓶接奶。

   (注意手指不要去捏乳頭,乳頭才不會容易敏感受傷)

5 >左手擠完換右手擠,因為乳腺是環狀的,整個圓周都要擠過一遍才會乾淨。

6 >乳暈周圍擠過後,換擠乳暈外2指處,一樣左手擠完換右手。(可以甩奶再次引發奶陣)

7 >最後擠乳暈外4指處,一樣左手擠完換右手。

8 >一顆奶擠5-10分鐘就要換邊擠(不要同一顆擠到結束),直至2顆奶都排空。

擠奶時不會痛、擠完奶後奶軟得像水一樣波動,就是正確的擠乳方式。

這個方法是物理(泌乳)照護師教我的,很容易學,整個過程都不會去擠捏到乳頭,

我用這個方法讓乳腺越來越順,也可以靠自己手擠奶達到100ml以上。

茜茜建議母乳哺餵的媽咪都要學會手擠奶,

原因有二,一是雖然耗時耗力但會擠得比吸乳器更乾淨,二是沒帶吸乳器也能解救硬奶危機。

> 省時省力 手動/電動吸乳器 <

1 >找個舒服的靠墊,讓腰部有支撐,輕鬆的坐著。

2 >用手擠奶的方式,用2~3分鐘先擠乳暈範圍後,再使用吸乳器。

3 >一邊奶擠5-10分鐘就要換邊擠,兩顆奶輪流交替擠。(不要同一顆擠到結束)

4 >吸乳器使用完後,要用手擠奶的方式,把乳暈周圍的乳汁擠出來,直至排空。

吸乳器的範圍是在乳暈外2cm,

所以使用完後,務必要手擠奶將乳暈周圍的乳汁排空,才不會把奶塞在這喔!

> 茜茜小撇步 <

通常擠一顆奶時,另一顆奶就會自動滴奶,常常滴的整件衣服、褲子都是奶。

後來學聰明了~

我會穿著哺乳內衣,哺乳內衣內會貼溢乳墊,

擠右奶時,只脫右邊內衣,這樣左奶還有溢乳墊可以罩著。

擠左奶時亦同之。

IMG_4959.JPG

▍茜茜乳牛日記  ▍

 產後Day1   親餵幾次,寶寶吃不飽,晚上買配方奶。

                  (初乳量本來就很少,用滴的來計算,但非常營養。

                     初乳不是要讓寶寶吃飽的,寶寶餓就喝配方奶沒有關係的。)

                     產後Day1&2更詳細的血淚文在這裏 點字進入

 產後Day2   親餵1次,人夫謙幫忙手擠奶2次,共擠出初乳1cc。

 產後Day3   手擠奶1次共擠出初乳0.5cc。 就是從這裡開始醞釀石頭奶 T^T

                     產後Day3更詳細的血淚文在這裡 點字進入

 產後Day4   吃感冒藥太想睡又怕痛,一次奶都沒有擠。 一整天不擠奶是禁忌啊禁忌!

                     產後Day4更詳細的血淚文在這裡 點字進入

 產後Day5   早上痛醒,驚覺變成硬到不行的石頭奶

                     輕碰到就痛、手臂摩擦到也痛、走路晃動到雙乳超痛!!!

                     中午出院,入住月子中心,晚上通乳師解除了石頭奶危機。

                    (又花錢又尖叫慘痛了4個小時!!!!人生最痛的時刻!!!!)

                     產後Day5更詳細的血淚文在這裡 點字進入

 產後Day6   物理(泌乳)護理師加強左奶的乳腺通暢度(還是唉唉叫了30分鐘)。

                     產後Day6更詳細的血淚文在這裡 點字進入

 產後Day7   乖乖每隔4小時擠一次奶,平均一天5次,量從一次30ml進步到60ml。

 產後Day8   一次奶量已可達100ml。護士說我有當大乳牛的潛力XD

                     產後Day8更詳細的血淚文在這裡 點字進入

 產後Day9   物理(泌乳)護理師加強右奶的乳腺通暢度(比較不痛的痛30分鐘),

                     手擠奶搭配電動擠奶,擠30分鐘可達100ml。

 產後Day10   明顯感覺每次擠奶的出奶量增加,擠奶所花費的時間也漸漸變短。

                     (越來越有效率了

以上就是茜茜的慘痛經驗。

如果從產後Day1,不要怕痛,不要因為初乳量少而不去擠奶,就不會演變成石頭奶。

所以,新手母乳媽咪們切記啊~

產後第一天開始,親餵也好、手擠奶也好,每3~4個小時都要讓乳腺排出乳汁一次,就不會經歷石頭奶的痛。

自己下不了手可以請老公or家人幫忙,不可以偷懶睡覺。

想起那慘痛的4個小時,是人生經歷過最痛最痛的,什麼陣痛、剖腹產傷口痛韌帶痛,都比不上擠石頭奶的痛!!!

我希望母乳媽咪們都不要經歷這個痛啊 T^T

有石頭奶症狀要盡快排出阻塞在乳管的乳汁,才不會進而發燒變成乳腺炎喔!

d402782.jpg

▍通乳師 & 物理(泌乳)照護師  ▍

變成石頭奶的第二天立馬找了通乳師來月子中心,

月子中心也有送一堂「產後物理照護」課程(單邊乳,另一邊也要通要付費),

經護士介紹,才知道也是疏通乳腺,但不稱為通乳師,稱為“物理(泌乳)護理師”。

一般坊間的通乳師是沒有執照的,

我找的通乳師是媽咪好友介紹,她生兩胎都是給這位通乳師通乳。

當她知道我有石頭奶的困擾,立馬介紹給我,我也立馬預約!

而 物理(泌乳)護理師是有執照的,有獨立的店面,跟月子中心是約聘服務。

[通乳師的方式]

一手拿空針筒收集擠出的乳汁,另一手邊擠通”乳管”並夾著一個會震動的工具。

我的狀況蠻嚴重,兩顆奶又硬又漲又熱,兩隻手臂清碰到兩側的乳房都會痛!

我躺著,通乳師坐著,整個通乳過程3個小時,深深覺得通乳師很辛苦….。

費用大約2000~3000不等(2顆奶)。

[物理(泌乳)護理師的方式]

我躺著,物理護理師坐著,她不拿空針筒收集乳汁,而是用雙手按擠疏通乳管,

並搭配超音波儀器針對深層的阻塞做軟化,時間約30分鐘。

我已經給通乳師通過,右奶已經通了,感覺左奶還差一點,

於是體驗了左奶,做完左奶也通了。

(月子中心送的課程是免費體驗一顆奶,另一顆奶也要做需付費2000元)

做完左奶,感覺有效,比較深層的阻塞硬塊也消除了。

於是,我預約了幾天後做右奶,加強右奶的深層乳管疏通,

經護理師通過後,乳房變得非常柔軟,接下來擠奶感覺更好擠,花一樣的時間奶量更多了!

她建議我每一次擠奶,都要擠到這樣的柔軟程度,才是真的有排乾淨,才能避免再次阻塞。

*如果有需要通乳師&物理(泌乳)護理師的聯絡資料,可以到我的粉絲團私訊問我唷 

茜茜ChienChien的FB粉絲團 點字進入

▍自然退奶好方法  ▍

這是我在月子中心的嬰兒室看屁寶時,聽到旁邊護士跟媽咪聊天。

媽咪對自己每次都擠出300cc的大量母奶很困擾,護士教她一個好方法,

我偷偷記下來,想說之後要減量or自然退奶可以試試看,也先跟大家分享。

護士:「你下次擠奶時間到時,你不要擠到300cc,

可以擠到約250~270cc,只要胸部不會漲熱到不舒服即可。

每次擠完奶都冷敷15分鐘,這能減緩乳腺補充乳汁的速度。

然後,每次擠奶量都再比上一次再減少一些,

大腦就會知道你不需要這麼多母乳,身體自然會逐漸減少母乳的供給量。

可以用這種方式減少乳量,也可以達到然退乳的效果。」

退奶盡量”不要”用打退奶針或是吃退奶食物比較好,

自然退奶是對媽媽身體和寶寶離乳最緩和的方式。

記得不要熱敷、不要冰敷,是冷敷喔!

11822814_737352406395305_2709080223713910716_n.jpg

▍哺育母乳的優點  ▍

相信會考慮選擇以母乳哺育寶寶的媽咪,都是知道寶寶喝母乳的好。

餵母乳不只對寶寶有好處,對媽咪本身也是優點多多唷!

 對媽咪好 

1 >每次親餵or擠奶,都會促進子宮收縮,子宮歸位後,小腹會早點消失。

2 >消耗熱量快,瘦身快,產後一個月就可以明顯感覺到唷。 最吸引人的優點XD

3 >降低罹患乳癌、卵巢癌的機率。

4 >親餵的話,外出不用攜帶奶粉、奶瓶、很方便。

5 >省錢!現在奶粉都貴貴der~再加上尿布,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對寶寶好 

1 >母乳比奶粉新鮮太多了、溫度也剛剛好。

2 >人類產生的乳汁是最適合人類的,最合乎寶寶的需求。

3 >母奶好消化,減少脹氣和腸絞痛的機率。(新生兒最易發生)

4 >增強抵抗力、免疫力這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囉~

IMG_6198.JPG

最後,

為什麼要拍我家的時鐘給大家看ne?

不是要揪大家團購啦XD 

茜茜在月子中心的房間內,雙人床的正對面是電視,電視上方就是一個時鐘,這真的很貼心!

因為自從開始從「酪農業」後,

擠奶要看時間,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要化身為乳牛?

餵奶也要看時間,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寶寶餓了?

成為媽媽後,腦容量被寶寶和乳汁侵佔,

即使下載app可以記錄擠奶/餵奶時間,還是常常因為疲憊而忘記記錄。

一眼就瞄到的”時鐘”會是妳最好的隊友!

我一回家就立馬裝上時鐘(本來是沒有的),覺得這個應該要列為「必備育兒用品」

IMG_5128.JPG

母乳之路一開始確實辛苦,媽咪們會嚐到倒吃甘蔗的甜美der~

看著寶寶健康有活力的模樣,這一切都會值得!

我們一起加油

有任何關於哺育母奶的問題,歡迎到茜茜ChienChien粉絲團一起討論唷

更多孕媽咪經驗談&育兒好物天天分享,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團

好文延伸閱讀

準媽咪生+月子中心待包清準備&實際使用 入唷​​​

是高次超音波呢? 入唷​​

茜茜的大肚婆日系列 入唷​​

新手母乳咪必看防乳腺阻塞石/奶量破百經驗談 入唷​​

提升安技巧,讓寶寶不哭&乖乖睡實戰 入唷​​​

如何大的寶寶+不夜奶(上) 入唷​​​​

如何大的寶寶+不夜奶(下) 入唷​​

專屬寶寶的大日子,好CandyWedding月蛋糕 入唷​​

7月蛋糕~如何申請試+寶寶彌月卡設計 入唷

CandyWedding收涎餅乾+翻糖蛋糕 為寶貝留下美好紀念 點字進入唷

嬰兒與+檬巷 嬰雜誌體驗 入唷

人妻菜香菇雞湯冬季進補阿基師簡易版 入唷

好物分享精選:

到底該買嬰兒 / 嬰兒床?一次介10大品牌 入唷

茜茜開團法式 嬰兒&床包&柔暖被毯 入唷​​

安心耐用的遊戲地墊我選韓國Alzipmat+地墊清潔教學  點字進入唷​

咪好物 dreamgenii/哺乳枕/寶寶 早享受 入唷

咪的採購孕初期用品篇 入唷

擁有韓國Han’s Pumpkin成長型防踢背心~再也不怕寶寶著涼 點字進入唷​

英國媽咪人手一條時尚與實用兼備的MAMA DESIGNS洞洞毯  點字進入唷

輕鬆當爸媽,英國Shnuggle月亮澡盆讓寶寶洗澡笑嗨嗨 點字進入唷​

謝謝收看 :)

影片封底 淡粉色底圖-01.jpg

  • 柯丫丫
    2017-02-26 at 08:14:17

    哺餵母乳真的要做功課,
    柯丫丫當初真的是把餵母奶這件事想得太簡單了啊!(哭哭)
    對了,跟茜茜分享一下,
    其實擠奶時,另一邊用溢乳墊吸其實好浪費,
    尤其對奶量少的人來說>3>
    所以柯丫丫都會用奶瓶蓋盛著,
    累積下來也很可觀說ฅ’ω’ฅ
    版主回覆:(02/26/2017 06:21:58 PM)
    謝謝媽咪的經驗分享^^
    這也是不錯的方法歐!!!大家可以學起來~~

  • 李月亮
    2016-07-31 at 02:27:08

    妳好,我想請問疏乳的物理護理師的資訊,再麻煩妳回複囉!

  • 蛙蛙
    2016-07-18 at 17:32:11

    看了媽咪文章,我也去買了活力mama卵磷脂回來吃,天啊!早知道這麼好用就好了,因為老公不喜歡我吃一些保健食品,結果我漲到發燒,他才讓我吃,早知道就不用這麼辛苦了,謝謝媽咪分享,我也在慢慢追奶中
    版主回覆:(07/19/2016 04:55:34 AM)
    漲到發燒QQ那一定超級痛…
    我現在回想起那時候的痛,真的害怕再經歷一次…..
    很高興有幫到媽咪,只要適時補充卵磷脂和湯湯水水(泌乳師建議不一定要喝太油的湯,但要每天都要喝2000cc以上的水,這樣奶才不會太濃稠,易塞奶),定時擠奶,有耐心的等,之後奶都會用噴的,你不想多都無法XDDD
    媽咪加油!!!

ABOUT ME

Hello!我是茜茜^口^ 婚前是服裝設計師, 現在則是熱愛寫文分享(還有購物)的三寶媽 育兒經驗、親子教養、婚姻生活、好物心得, 不藏私帶你過關爸媽新手村 跟著我們一家五口 (茜茜+人夫謙+屁寶+秦秦+星星) 好玩育兒輕鬆生活吧!

Instagram